当前位置:首页 > 直击 > 两会直答︱乡村如何留住人?全国人大代表:因地制宜 培育农村就业“土壤” > 正文
两会直答︱乡村如何留住人?全国人大代表:因地制宜 培育农村就业“土壤”
分享
次播放
内容提要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钟帆 邓童童)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在线推出了“两会直答”系列报道,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新发展理念回答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 与网友展开互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那么,该如何为农村留住人才?对此,记者采访到两位人大代表,谈谈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网友提问: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亲眼见证了村子脱贫。但村子里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很多年轻人还是会选择在城里打工安家。到底农村应该怎么做,才能留住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代表互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

解决老百姓就业的渠道很多,我们要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多给老百姓想办法,培育让他们留在农村就业的“土壤”。以我们村为例,打造了岷江村居家灵活就业实训基地,对老百姓进行技能培训。

比如一个(很多村民)外出打工的村子,可以分析打工的主力军都是干什么的。岷江村很多村民以前出去就是做衣服的(纺织业),我们首先打造了缝纫基地,把车间、工坊建在家门口,让他们就近就业;其次,近年来村里的花卉苗木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我们也积极转型升级,做起了小微盆景。依靠老百姓传统种植技术,发展创意农业。同时,村两委则帮老百姓搭建平台,包括文创周的展示,加大宣传,增强老百姓的生产自信心。另一方面,我们村里也正在积极打造乡村民宿酒店,建成后也需要很多服务员,所以我们开办培训学校,对老百姓进行全方位培训,方便他们以后在民宿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公益村妇联主席毛珍芳:

去年参加全国两会时,看到同是基层代表的马边彝族自治县花间刺绣专业合作社刺绣工乔进双梅带了数套民族服饰,用以传承推广彝族刺绣手工艺,很受启发。我想:我们村如果做刺绣手工艺产业的话,也很有优势。两会后我把这个想法带回了村里,着手产业规划,鼓励在乡妇女参与就业。目前我们村已有5名专业绣娘,从事手工艺品刺绣,同时还准备开设绣娘培训班,邀请更多外出务工妇女返乡参与。可以说刺绣产业已步入初步阶段。

公益村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村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针对这类地区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我建议加大培训力度,由政府牵头组织,带动更多农家妇女参与。不仅可以让民族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农村妇女居家就能就业创收,照顾家庭和扩宽收入来源两不误。并且,这项产业发展壮大延伸后,还可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留守儿童问题也可得到改善。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赵萤  时间:2019-03-08 19: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