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田珊)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在线推出了“两会直答”系列报道,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围绕新发展理念回答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与网友展开互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侵权手段更加隐蔽、多样,文章、图片、视频被抄袭的现象层出不穷。针对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全国人大代表里赞、刘守民给出了专业且实用的意见。
网友提问:
近来,有部分根据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被指有抄袭的嫌疑。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了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相关措施?
代表互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里赞:
目前,对于网络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确实是一个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来对待,用新的方法来解决。
网络知识产权发生纠纷的情况,有很多是由于证据的留存、提供存在问题。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探索。举个例子:比如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为网络作品提供了一个先进的证据保存措施,这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本身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守民:
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我认为在司法实践当中要有创新和创造,要从立法本意上理解它的一些保护措施,逐渐把我们现有的一些保护范围和手段,通过司法实践尝试用到网络的保护上。虽然,过去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好的法律体系,但需要不断地完善强化,通过司法实践不断地创新,尤其是一些个案的推动,可以使得网络知识产权能够逐步适应我们现代科技的需要。
其次,除了法律法规外,保护本身还需要加强一些技术手段,采取各种技术监督和监控手段,比如,论文查重就是一种很好的指向性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