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首席脱口秀]姜周期,猪周期,农产品市场价格怪圈怎么破? > 正文
[首席脱口秀]姜周期,猪周期,农产品市场价格怪圈怎么破?
分享
次播放
内容提要

姜周期,猪周期,农产品市场的怪圈怎么破?

 

大家好!我是四川日报首席记者梁现瑞,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首席脱口秀,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猪周期,姜周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怎么破”

 

我手上拿的是一块四川本地产的小黄姜,大家猜猜它目前的市场价格是多少?一块2毛五一斤,而且这是零售价,最新的数据显示,现在很多产地的收购价已经跌破0.5元每斤。

 

两三年前,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同品种的生姜价格曾经一度高达七八元一斤,短短两三年时间,从七八元一路跌到1元多,市场价格经历了一场断崖式的坠落。

 

视野放得更宽,我们可以看到,暴跌并不是生姜价格市场的全部。在2011年之后,生姜价格就经历了一轮暴涨,从几毛钱一斤涨到四五元一斤。

 

从暴涨到暴跌,再到暴涨,周而复始,就这样,在“猪周期”外,又多了一个“姜周期”,但从幅度来看,姜周期要比猪周期振幅更大,来得更猛,杀伤更强。

 

今年全国“两会”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热点话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

 

答案林林总总,其中首要一条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类似姜周期这样的大起大落对农民的伤害,实现惠农增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问题是,怎么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呢?口号喊了多少年,为什么难以实现呢?基层农民,还是跟着感觉走,而不是跟着市场走,为什么?

 

根据我的调查,背后的原因大概有两点。

 

一是不知道。市场需求发生了什么?很多农民完全不知道,生产和市场缺乏沟通的纽带,信息不对称,农民双眼一抹黑,完全跟着感觉走,盲目生产,缺少计划,所以一再陷入各种周期,

 

二是不能调。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农民有生产惯性,种生姜的不会种白菜,种南瓜的不会种,加上土壤本身的条件。

“病”找准了,“药”该怎么下呢?

 

第一条是,提升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水平,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化的手段,建立一套信息搜集、分析和反馈服务平台,根据这个系统,农民有计划地调整自身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农业需要一场新计划经济。所谓新,是因为他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是其计划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市场,是现代化的市场信息平台。这不,2015年,深圳就建立了一个大白菜+的信息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为大白菜生产销售的上下游服务。

 

其次,是需要提升农民的素质,尤其是农民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够从事多品种生产的能力,比如,今年不生产生姜了,那要有能力生产土豆或大蒜,等市场好了,又重新回来。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郭佳莹  时间:2017-03-14 17: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