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 > [首席脱口秀]脱贫攻坚的“菜”怎么炒? > 正文
[首席脱口秀]脱贫攻坚的“菜”怎么炒?
分享
次播放
内容提要

坨坨肉,回锅肉,脱贫攻坚的大菜怎么炒?

 

(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脱贫攻坚是四川今年的头等大事。而在全国两会上,脱贫攻坚也是代表委员们谈论的热门话题。这几天,一个来自四川凉山的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这个故事讲的是,凉山州美姑县的一个村庄,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当地沿袭多年的坨坨肉不那么受人追捧了,反倒是很多人都爱上了回锅肉。

 

从坨坨肉到回锅肉,变化的不只是一个菜的品种,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古老民族进步前行的姿态。

 

由于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凉山一带喜欢吃坨坨肉,所谓坨坨肉,就是把猪牛等牲畜宰杀后切成块直接煮熟来吃,虽然味道鲜美,但消耗量大,遇到红白喜事,一餐经常吃掉几头牛。

 

这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很多人为此陷入贫困,难以自拔。但是换成回锅肉不一样了,小盘小片,细水长流,生活上的担子轻了,脱贫攻坚的步子就快了。

 

脱贫攻坚,按照省委的要求,不仅要能够住上好房子,而且要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从内在逻辑来看,四个好是辩证统一的,既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要过上好日子,得有好房子好风气,而好风气,也离不开好房子。

 

拿这次的转变来说,要吃上回锅肉,必须把只能煮肉的火塘变成能够炒菜的炒锅,但是相对于物质条件,最重要的是人们意识的改变。

 

那就是脱贫攻坚,不仅要靠党委政府,更要靠自身的辛勤劳动、勤俭持家,而不能大吃大喝,等靠要。

 

在这之前,有些地方,听说有领导要来看望,有的贫困户就把值钱的东西藏起来,领导一看家贫如洗,就会多给钱物。

 

不愿意劳动,等靠要的风气盛行,扶贫成了养懒。怎么改变这种现象?

 

首先要靠教育,要在全社会都推广勤劳致富,自力更生,亲家持家的风气,改变大吃大喝,好吃懒做的习惯;

 

其次要靠改革,政府的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要改革扶贫资金的投放方式,少些直接补助,多以奖代补。

 

比如,当下,由西南财大一个团队在乐山发起了一项名为“劳动收入奖励计划”的社会实验,用“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贫困人口通过劳动来增加家庭收入。数据显示,参与项目的贫困家庭在劳动时间方面增长明显。

 

最后,要靠联动。在阿坝州,当地为通过补贴利息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贷款,来养殖奶牛,出售奶粉来实现脱贫,注意,是奶牛,不是牛,一字之变,可持续就大大增加。

 

让贫困人口自己动起来,让市场力量参与进来,让那些不利于脱贫的风俗习惯走到尘埃中去,脱贫攻坚,注定就能够胜利,我真心为我的乡亲们这些创新的办法感到由衷的骄傲。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郭佳莹  时间:2017-03-08 15:21:47